西藏工布服的由来

西藏定做服装-西藏服装生意好做吗

在西藏林芝县、工布江达县、米林县(古称工布地区),无论是秋冬季节,还是春夏时令,藏族农牧民、商人、学生、儿童都身着一种用黑色氆氇呢缝织的服装。此装无领无袖,下幅分作前后两面三刀摆,似裙齐膝。衣襟、衣袖口和下摆衣缘镶着金边,古色古香,构成工布人独特的民族服饰风格。这就是工布服。

据藏族老人讲:工布服在工布地区已流行700多年,而始终未被其他奇装丽服所取代。相传在700多年前,工布地区是一个藏族部落,藏王名叫吉布,集英武和智慧于一身,因而他统治的部落昌盛无比。藏族农牧民十分爱戴这位藏王。有一年,这个部落遭到外敌的侵袭。为了维护本民族的尊严,保障人民安居乐业,吉布藏王亲自统率大军前去抗御。临出师前,村村寨寨的农牧民一起前来送行,大家手拉着手围着一团团篝火跳起工布舞,用舞步表达依依惜别之情。老阿爸、老阿妈不顾年高体弱,也纷纷赶来为藏王敬上喷香的酥油茶、浓浓的青稞酒,献上洁白的哈达,祝愿藏王御敌取胜,吉祥如意。

一个月后,官兵们御敌获胜,凯旋归来,农牧民万众欢腾,一起前往迎接。然而,吉布藏王却没能看到这一幸福的时刻就不幸为民族捐躯了。人们闻讯后,无不嘤嘤哭泣,悲痛万分。佛徒们摇起转经筒,吟起经文,祈祷藏王神灵超脱……在殓葬吉布藏王时,几位老阿妈依据他被敌人砍掉头和四肢的遗体,用自己织的氆氇,一针一线地为藏王缝制祀服。

为了纪念吉布藏王,后来,全部落的男女老幼都穿上这种祀服,取名为“工布服”。随着星转斗移,日月交辉,工布服也逐渐在民间盛行。目前,不仅林芝县、工布江达县、米林县的藏族一年四季穿工布服,而且在西藏其他地区的藏族人、珞巴人、门巴人中,也有相当一部分人穿工布服。

西藏有什么好的衣服卖啊?

有尼泊尔服装,藏装,少量专卖店和品牌店,但是阿玛尼、香奈儿、LV、古奇等品牌是没有的。若是不介意,西郊夜市,太阳岛,这两个地方的衣服样式多,便宜,也有好的,看你自己淘咯。拉萨百货,百益百货也有,西郊也有很多小店,衣服也不错。

西藏的衣着有什么讲究

藏 族服饰是青 藏高原一道绵延流长的亮丽文化景观,而蕴涵其间的工艺技术、生活情趣、审美观念、道德伦理、宗教信仰都可成为研究西 藏文化的活化石。由于地理气候和物产的不尽相同,在藏 区内可以说是“百里不同俗,千里不同风”,不同的区域在穿着打扮方面各不雷同,呈现出五彩缤纷的风貌。 藏 袍是藏族的主要衣着,它大襟广袖,用氆氇、呢料、动物皮毛等面料缝制,宽体长身,用带束于腰间。藏族的配饰多由金银、珊瑚、玛瑙等制成,世代相传十分珍贵。由于藏 族由古至今以游牧为主的生活状态,所以他们习惯将财产制成贵重的配饰带在身上,以便保存和迁徙。 藏 东 康 巴服饰大气而粗犷,在头、颈、耳、手等处佩戴金、银、象牙、珊瑚、玛瑙、玉石等首饰,腰间挂藏刀、火镰、钱包、鼻烟壶、针线盒等生活用具,既方便实用,又富有装饰效果,整套装束豪气凛然,尽显康 巴人桀骜不驯的民族性格。 藏 北是广阔的草原和砾石戈壁,那里盛产的羊皮是制作藏袍的主要原料。这种羊皮袍宽大厚重,白日作衣,夜晚当被,就是凭借这种藏袍,人们抵御了藏 北高原上严酷的高寒气候。羊皮袍大多是光皮的,有的在袖口、衣襟、下摆等处缝制黑平绒的镶边。夏季牧民们戴着红缨毡帽,腰间佩挂制作精美的火镰、鼻烟壶和腰刀、火枪、扩身符等。这些物品既是他们赖以生存的用具,也是他们的装饰和财富的体现。 羊皮袍也是藏 北牧女们的主要服装。她们的羊皮袍上还缝制红、蓝、绿三色绒条作为装饰,平时腰间挂满奶桶钩、针线盒和牧鞭之类的物件,遇到节日喜庆的时候,还挂起串串项链和金银饰品,头发梳理成多股小辫,戴上缀满绿松石、贝壳、银币等的呢绒或氆氇长披。在蓝天、白云的衬托之下,整套服饰色彩鲜艳动人,极富民族特色。 拉萨地区气候宜人,长期以来是西藏地区政治、宗教、经济、文化的中心。该地区的装束以严整规范著称。拉萨民间女子以毛料或布帛制作短袖夏装,里面穿藏 式衬衫,已婚妇女腰间围各色毛线或丝线织成的彩色帮典。冬季穿羔皮长袖藏 装,头戴“杨夏帽”。装饰品有珍珠、珊瑚、绿松石等制成的“巴珠”冠及各种耳坠、项链、戒指。世袭贵族夫人头戴“人”字形的珍珠巴珠和珍珠冠,一般的贵夫人只能戴珊瑚巴珠,至于绿松石的大耳坠、胸饰和各种质地的项链是按自家的财力而佩带的。拉萨地区的贵夫人,装扮珠光宝气,饰物细腻而小巧。男子夏季穿毛料或布帛制成的袍子,里面穿藏式衬衫,头戴礼帽,脚蹬皮靴。贵族服装从样式看,与普通藏袍没有大的区别,但质地和花纹都有严格的等级规定,从服饰上可以看出其社会地位的高低。 西藏僧人因其教派不同,装束也有所不同,但服饰颜色大致相同,除噶举派穿白裙外,其余教派均着**及红色僧服。